本文语录和特色标签:
1.遇事不决先开始背单词
2.我是如何寻找考研资料和做考研抉择的
3.备考需要用到的资料
4.学习相关法考的知识也是稳赚不亏的
5.每天的学习还是最好分拆成不同的时间段学习不同的内容,偶尔换换脑子也能事半功倍。
6.9月份开始每天10+小时的学习
7. 我认为前期打基础构建体系,中期开始多背,后期开始查漏补缺,这样的节奏才是最好的
法考失败,专业垫底如何华丽逆袭国际法400+?9200字呕心沥血经验贴带你走遍慢慢考研路!
先简单地介绍一下我自己,我来自北京市某211,成绩专业倒数。六级553分,四级540分,本科期间无论文也无相关科研经验,疏于学习,还有几次挂科的经验。大学期间心思并不放在本科专业课的学习之上,社团活动以及课余安排使得我在大学前几年都没有潜下心来伏在书桌前认真研究过相关知识,直到大三上我才有所醒悟,一头扎进图书馆后选择了最为艰苦的一条道路——考研。我一战选择了双考,法考失败,现有幸上岸华政国际法学,初试400分,英语81分,政治70分,国际法学127分,法学综合122分。客观而言,我的每一门公共课以及专业课都处在初试排名中游左右,并不算高,但是综合起来后也算排在了还不错的一个位置。现在和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我备考期间的不成熟的经验,希望学弟学妹们能够少走一些弯路,少趟一些险滩。若有不赞同之处,尚请海涵!
一、开始正式考研前的一些铺垫
1.遇事不决先开始背单词
我记得那是大三上学期,封控特殊期间我开始了考研英语单词的第一轮背诵。当时甚至对于专业方向,法硕还是学硕都没有一个很清晰的概念,就连背诵单词都是为了能够不让自己闲下来。但是回首来看,当时在短短两个月内就背完所有考研单词的效率,对于后续考研英语的准备还是起到了很大的帮助。
记得我当时使用的单词app是百词斩,因为我很喜欢他的速度,我较为习惯的学习方法是对于某个知识点反复过、快速过然后给自己加深印象,这样而言效率会高很多。背单词期间,我也使用过扇贝、墨墨背单词、不背单词等等,但是我使用下来的感受是除了扇贝和百词斩以外,其他app给我的感受就是“无法适应他的节奏”。所以在选择背单词的app选择上面,我建议是大家都去尝试一下,仔细想想自己适合哪一种学习方法,然后找到最适合自己节奏的背单词方式,这样背起单词来也不会很辛苦。当时每天给自己定的要求是一天一百个,我还会把不会的单词、较难的单词手抄到一张白纸上,然后贴在墙壁上,偶尔抬起头来就可以快速回顾一遍,并且每过一遍,会用不同的记号将我的记忆程度区分开来,这样我对于难词也会越来越熟悉(因为会花更多的精力在注意和记忆他们上面),一开始确实很痛苦,面对很多闻所未闻的单词,将它读出来也十分具有挑战性,但是就是这样痛苦的反复后,我在22年12月初便把第一轮考研单词背了一遍。
但是在背完第一轮单词之后,我却并没有紧接着开始第二轮、第三轮的背诵,反倒是松懈了,直到23年的三月份,我才重新拾起红宝书开始背诵第二轮单词,但是自测的效果是发现很多单词已经不记得了,只得从头再来。单词实际上是考研英语最重要的一环,这环打通了,向来被同学们视为棘手的阅读理解和完形填空,也将迎刃而解。所以,各位学弟学妹们,有一句话确实说的很对,一直到考研前,每天都必须反复背单词,这个是我到考研后期我才懂得的道理,愿与诸君共勉。
就我自己背单词的经验而言,我认为用纸质书+手抄的效率是大于APP背诵的,因为自己手写一遍再进行背诵的方式相当于让单词在脑子里过了两遍。从23年四月份开始,我每一天会进行红宝书一个章节的单词,一个星期之后再对之前学过的单词进行复习。这种复习单词的节奏一直保持到了考试前,最后我对于考研单词的准备还是比较有信心的。果不其然,整张试卷大抵都是我认识的单词。
所以朋友们,当你尚未选择自己所要报考的学校以及专业方向时,但同时也坚定了考研这条道路时,你可以先从考研英语单词入手,因为可以同时应对六级(相差不是很多)和考研英语——但需随时记得,背诵英语单词是一个任重道远的过程,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舒服的背诵节奏和背诵个数,日拱一卒,到时候做英语真题时将会惊讶于自己的单词积累量!
2.关于院校和专业的选择
我选择华政的原因是因为我虽然在北京上学,但是我的家乡位于浙江,当时想着倘若有机会回长三角地区发展,成为研究生将是改变命运走向的第一步,进入到更大的平台后,日后也有机会将积累的资源辐射到自己工作的地方。所以我将目标定在了长三角附近的几个学校,我再仔细一想,心中最想去的地方是上海,便想要在上海的学校中选择一所。我深知自己水平,若是心比天高,选择上海的几所顶尖985,那无疑是痴人说梦,但我又想要为梦想拼搏一把,于是我最后选择了五院四系之一的华政作为我的备考院校。我明白华政也是顶尖的法学院校,也绝非“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即可触及,所以在22年底确定了华政作为我的上岸院校后,我便开始收心,向周围上岸的学长学姐们请教经验。那时的我尽管心中缺乏对于考研的信心和底气,但我还是想着努努力冲一把。
7月17日早盘,无人驾驶概念股走低。9时42分,星网宇达跌停,天迈科技跌超9%,凯中精密等跟跌。
泉峰控股公告,预期截至24年6月底的中期纯利约6000万美元至6500万美元,去年同期纯利约4900万美元,同比增长约22%至33%。基于公司于2024年上半年的增长势头,公司的利润、财务状况及现金流量均呈现积极势头,公司也对今年达成收入增长目标并实现盈利改善更具信心。
之后我便开始抉择法硕和学硕的选择上,在小红书、微博上翻了大量的帖子之后,同时结合询问大量学长学姐之后得出的经验便是——法硕资料较为好寻找,也较为全面,而市面上对于学硕各学科的资料则较为稀缺,只有几家机构拥有。同时报考法硕的考生基数大,报录比比较稳定,而学硕的学科报录比几年内会存在波动,大小年会有“大爆”和“冷门”的状况出现——这就意味着选择学硕也就意味着冒险。但当我从上岸学长了解到震川这个机构之后,我便尝试试读了他的相关资料,发现很合我的胃口,我当时选择的是民诉和国际法,在本科学习期间,我十分喜欢这两门课程,结合了录取人数以及我的兴趣之后——我最终将国际法作为我所要努力的目标。
在确定了专业之后,我便在小红书上、微博、公众号搜索了华政的相关上岸帖子,(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大家需要学会对于信息的辨别,我也踩过很多坑,大家不必病急乱投医,看到一篇帖子就进行咨询)并且结合自身的具体情况,并且在不断摸索中找出了一套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下面将会具体进行叙述。
3.备考需要用到的资料
英语:①前期:红宝书(前期后期我都有在使用,最后我大约背了5~6遍),田静每日一句(这本书我觉得有时间的同学还是可以每天抽一点时间然后进行学习,我当时是每天花半个小时吃透三个句子,对于后续的阅读理解学习有一定的帮助)②中期:黄皮书历年真题(最重要的复习资料,多备几套是绝对有必要的,当然做真题,绝对不是做就可以,如何做真题是十分重要的!!!)③后期:石雷鹏作文素材、完形填空的视频课(易熙人)
政治:①前中期:徐涛的精讲书+课程(这个阶段我觉得大家没有必要把每个知识点都抠得很细很死,开倍速对每一个点有印象就行,配合肖1000能形成大致的做题感觉就很重要,有博主过分夸大反复做1000题的重要性,我不否定1000题对考研学子的确有很大的帮助,但倘若前期花太多时间在死抠1000题的学习上,我自认为有些得不偿失)、肖1000题、有一些带读带背视频可以有时间看一下(例如b站up主考研政治大李子)②后期:肖老师的背诵手册(腿姐的背诵手册也可以)、肖4肖8、米鹏、苏一、腿姐、徐涛的押题卷建议都做一遍、b站up主帕拉迪宇整理的冲刺视频和归纳。
国际法:震川精讲笔记、震川冲刺笔记、历年真题、模拟卷、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等华政官方要求的参考书(我认为若是早准备的同学可以在2月~4月这个阶段先行阅读一下,若没有精力,也可跳过,精讲笔记和冲刺笔记涵盖的范围足矣)、法考国际法杨帆的精讲课程。
法综:震川精讲笔记、震川冲刺笔记、历年真题、模拟卷、震川发的思维导图(这个我记得当时只有暑假班有,但是很好用,若没有也可自行整理)
二、关于是否双考
事实上我认为在准备华政的考研过程中,学习相关法考的知识也是稳赚不亏的,更何况我是国际法的考生,法考当中只有一门行政法考研不会涉及,其他都可以先听法考作为基础。虽然我抱着双考的心态,但我自始至终都是以考研为大头,在2~8月,我基本很少看法考的相关视频,我也很少做题,我只是把三国法的部分听了一遍,其他都是到法考之前两星期,我每天花10个小时以上学习各个部门法,最后听了一遍考前聚焦就上了考场,理所当然的,我没上180分,我记得当时差了4分。但我并没有很失落,因为我的目标始终是考研。但是我认为若是对自己能力足够自信的同学可以花1~2个月的时间冲刺一下法考,客观题过了也能够增强自己考研上岸的信心。我身边也有很多双考上岸的学长学姐,但若是想要全力冲刺考研的同学,我在这建议也可以参加法考试试水,听个考前聚焦花个一周时间,也不会影响整体复习的节奏。
三、备考每个阶段该做什么?
1、2~6月(每日备考时间6h~8h)+一些前期的教训
大三上学期忙完期末考试回家过寒假之后,我便开始懵懵懂懂地着手考研的相关事宜。事实上我认为这个阶段是打基础的过程,不可心急。我回顾整个考研的过程,发觉这个阶段并没有很高效的产出。尤其是开始的两个月,拿到法综和专业课,全然不知道如何下手。每日翻翻几页精讲也不知道记住了些啥,当时是看了就忘,更不必谈记下来多少了,现在我想效率低下的原因大抵是因为状态还未切换到合适的节奏上,没法做到伏案进行长时间的学习。我依稀记得当时看法综民法,有些知识点愣是看了很久都没有看明白。同时,在读精讲笔记的时候,我也在纠结要不要看王泽鉴老师的“天龙八部”,毕竟也会担心机构的资料难以涵盖所有考点,但复习到后期完全可以打消这种疑虑。震川的资料很全,不必担心专业课的推荐书目没读会不会影响到最终的做题。
记得我在这个阶段时候的备考节奏是时断时续的,学校里还是有一堆事情、很多考试会打乱每日的复习。3月回到学校后我立刻就进入了复习的状态,早上七点多到图书馆就位后先背诵定量的单词和长难句,然后课余期间再挤时间能学则学。我记得3~4月份,我速度不快,把国际法的三本参考书目看完了,并拿了个笔记本记下了一些自认为最重要的点。后来复盘的时候,我觉得这一阶段存在错误的点是,并没有和精讲上的考点和重点结合起来看,导致对于考点和重点的掌握是比较低的,这就是所谓的“无效学习”。若是让我重来一遍,我会将参考书目和精讲笔记结合起来看,将精讲笔记上的重点在参考书上找出来,对着它表述的内容进行加深理解。精讲笔记上的内容是简洁精炼的,当然这个阶段还不用着急去背诵,我认为需要吃透每一个知识点,理解后能够大体有个印象,不至于在看到一些名词还是十分陌生,全然不知道其在讲什么。这就是所谓的基础阶段一定要扎实,不必加速快进到背诵,3~6月只需把书老老实实的看上几遍,做到大致有个体系就行。
当时我对于法综的内容也是基本没看,我就挑着我认为稍微简单些、能理解的国际法来看。但是这种想法也是很错误的,我中后期也是犯了这个错误,我就是抓着我认为简单的知识先学,把难的先放到一边,导致最后堆在一起很痛苦。每天的学习还是最好分拆成不同的时间段学习不同的内容,偶尔换换脑子也能事半功倍。
英语到五六月份这个阶段的时候,我放弃了继续每天做每日一句这样的任务,把时间放到了更多在背诵单词(第二遍第三遍回顾),以及开始渐渐地接触一些英语真题。事实上我不太推荐大家这么早开始,英语真题确实很重要,很珍贵。政治这个时候我还尚未开始,只是断断续续地到了一些资料,也没有相应的头绪。
2.7~8月(每日备考时间10h+)
我认为这两个月是前中期最为重要的两个月,7、8月是我真正进入状态的阶段。这两个月里,我从北京来到了上海,参加了机构线下的暑假班,白天跟着老师们过完一门课,晚上就留在自习室内复习白天学过的知识或者学另一门专业课,如此循环往复了一个月。
到七月底,我就顺应自己的节奏过完了法综的一轮,并且已能够大致地背诵下来。但是这个时候的我国际法没有背,八月份我就留在了机构自习,白天和晚上大部分时间用来看精讲笔记,少部分时间用来巩固上个月学的法综。到八月底,我就把国际法也过了一遍。
这两个月很辛苦,学习时间每天也奔着十个小时往上走,很多同学会抱怨在家学不了,那就别回家,留在学校或者找自习室,让自己学习的节奏保持下去,松散一个星期,你整个学习节奏就会断掉、乱掉,自然而然,放弃的念头也会产生。
这个时候,我也开始准备政治和英语的学习节奏了。在坚持背诵单词的基础上,我会有意识地去多看一些外刊(这个见仁见智,若是没有时间也无大碍),我给自己列了一个大致的计划。
(暑假每天都在使用番茄app来记录学习时间)
3.9~10月(每日备考时间10h+)
回到学校后,我也没有去和别人的进度比较。这个时候我想着已经打了一遍基础,便可以开始着手第二遍背诵。9月份我想着着重把7月份的法综再复习一遍,但因为临时准备法考,9月中旬之前我都还没有开始考研的节奏。到十月之前,我加班加点又把法综看了一遍。
(学会梳理思维导图以及关键词)
10月,法综的冲刺笔记发来了,这个时候还有很多增补的资料,我顿时觉得压力倍增。更令我感到担心的是,我背诵的国际法的考点很多都并非重点,真正的考点以及重点我甚至都没看过一遍。所以我建议各位同学,在打基础的时候就必须要知道哪里是重点,这样便更有利于搭建知识体系和框架。我自己最深的感觉就是,整个过程都是在背新的东西,这会让我在心态上产生巨大的问题。所以我认为前期打基础构建体系,中期开始多背,后期开始查漏补缺,这样的节奏才是最好的。
说到节奏,我觉得保持节奏是最重要的,这意味着平常需要让自己静下心来,休息是必要的,但是大块的休息时间容易让自己难以迅速回到备考状态。从备考开始,我就没想着给自己放一整天的假,唯一休息过的两天是因为急性肠胃炎,上吐下泻,去了一趟医院,稍微好一点就回图书馆了。但这并不意味着每天都要六点起,学到十一点回。我当时的节奏就是八点起,晃晃悠悠到快九点落座开始学,学到晚上十点半回寝室,洗漱,稍微玩会儿手机,一点才睡着。考研本来就是一个很痛苦的过程,平常把每一天过得尽量稍微舒服一点,也是对自己的一点慰藉。
10月这个时候压力已经很大了,我在这边建议大家一定要找一些解压的方式让自己舒缓一下情绪,但是一定得在放松后,把自己的状态拉回来。看剧玩游戏这些,我其实是不太推荐,因为我从7月份开始一直到12月底,我就没有再玩过一次游戏,我把我当时很喜欢的手游和网游都戒了,压力大的时候就听歌,跑步,和朋友聊天。
10月的时候,在政治上已经拿到了背诵手册,虽然背不下来,但还是会抽出固定的时间翻翻,每天也会花一个小时左右做肖1000题以及听各种up主对于各个章节的归纳。这个时候还没有开始做肖四肖八,也是在搞知识体系,慢慢摸索做题的感觉。英语这个时候已经做了几套真题试试水了,成绩自然是一塌糊涂,我开始反思之前的学习方法以及模式,发现在单词上还是有问题,这说明我单词虽然背了,但不可中断整个过程,持之以恒方到对岸。在抓紧继续背单词的时候我也把唐迟精品课(历年来讲的好的课程)速刷了一遍,懵懵懂懂地好像抓住了一些所谓的门道。(事实上,考研英语也有一定的方法存在,但是单词基础一定是硬道理)
4.11~12月(每日备考时间12h+)
最痛苦的两个月来了,每个人都感觉自己背不完,题做不完了。在高压环境下,如何保持节奏以及自己的状态很重要,是选择怨天尤人还是擦干眼泪继续干,我认为都是再正常不过的状态,每个考研人都是在被一次次的挫折所蹂躏,无论是政治客观题上不了20,抑或是阅读理解5个错4个,都是令人极度崩溃的一件事,我们要做的就是如何稳住心态,然后继续投入到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之中。
法综和国际法还是照旧,反复的背诵,但是我当时摸索出了一套在冲刺阶段很适合华政考试模式的复习方法,这里我讲解一下。因为华政考试的模式都是主观题,并且震川在冲刺笔记中已经明确地将几个板块分类好了,名词解释有多少个,简答题论述题总共有多少个,回顾真题,我发现机构已经基本上做到全考点覆盖。那么我就自己给自己出题,名词解释我从冲刺笔记上任意选三个或者两个,简答题和论述题也从里面随机抽,为了保证随机性,我找了个名为“随机数字生成器”的软件,我需要三个数字,并且在多少范围内,它就能为我提供范围内的三个数字,我再根据这个数字去对照相应的题目,从而达到随时随地测试自己的目的。这样的做法我坚持了一个多月,相当于我每天都进行了很多次模拟考试。以至于到考研最后阶段,我虽然慌张,但还是在心底宽慰自己,你已经经历过了很多次模拟,这是你上考场的资本,你应该感到自信才对。在此,我将这个方法分享给大家,真的很实用,但是只适合于后期冲刺阶段,前期大家还应当重在打造知识体系和结构。
(我自己后期反复过的随机数字挑战)
还有一个方法便是我也经常在用的,为了进行思维的发散以及知识点的有效迁移,我常常拿一张很大的草稿纸,例如说我会在最上方写下一个“主权”,然后我会将其“开枝散叶”,例如写下“管辖权”、“外交保护”“庇护”“领海主权”等等进行关键词,再把这些关键词继续往下探究其能够写出什么相关的知识点,直到我觉得真的发散不了我才停止,然后再回到书本上,检查我是否写全了,写的概念是否对了。我这样做一方面是为了检验我自身的知识体系是否牢固,另一方面则是防止我到了考场上全然想不起这个知识点是什么,他能不能写出其他相关的点。
这两个方法在后期帮助了我很多,它一遍遍地帮我加固我的基础,并且让我对于考试的恐惧感降低。因为我每天都在抽时间自己给自己模拟,不同于机构出的模拟卷,自己给自己布置试题的感觉更棒,也能让自己记忆得更为深刻。
关于后期的政治和英语,就是反复做题,究错题,然后回归背诵手册或是单词。这两门我并没有设置错题本,而是会花一定的时间去思考答案是怎么得出来的,并且在知识点上做上标记,不想背书的时候就反复翻看。我自己最大的遗憾是觉得政治开始的时间太晚,并且花的时间不够多,我只把肖4、肖8错题全搞明白了之后紧接着便开始背诵后面的主观题。这个时候还给自己压着法综和国际法新增的知识点的背诵,所以最后时候的背诵压力也很大。
关于肖4的背诵,我是跟着苏一的思路来背诵的(这里真的强推),用关键词串联框架来帮助我记忆,这也一贯符合我的记忆习惯,让我得以在紧锣密鼓的背诵节奏中得以喘息。然后背诵的材料只需要选一个老师就好了,我这里还是很推荐肖老,肖老23年编的主观题真的封神。
有同学问我政治要不要跟什么带读背诵手册的up主,我这里建议是可以把它当作磨耳朵的材料,每天早上还没醒完全的时候,戴上耳机听带背,洗漱吃早饭。可以说,最后几个星期吃饭路上、回寝路上都是腿姐的喜马拉雅频道(带背)陪伴着我。
然后我希望大家政治的主观题一定要背诵到最后一刻,我记得很清楚,考研前一周,图书馆闭关后,我就跑到一个教学楼有光的厕所里,从十一点继续背到凌晨两点。最冷的时候,天还下着大雪,每一次踩着厚厚的雪,顶着点点星光,慢慢走回寝室,耳机里还是肖4带背的那段日子,每每回想起都只剩感叹。
英语后期只剩一个月的时候一定要开始准备大小作文了,无论是漫画还是图表,都要掌握,模板就找石雷鹏的,最好自己能抽一点时间每天写一下。我在作文吃过亏,因为之前认为图表就只会是在英语二出现的,我就只瞄了一眼思路。导致我在拿到今年试卷的时候,完全不知道怎么下手,我只能试着用漫画作文的框架去套一些图表作文的句子。结束英语考试的时候,心里五味杂陈,这是我心中的侥幸使然,所以在这想要告诫大家,对于考研,万不可抱有侥幸心态。完形填空、新题型只需要集中花几天听一下相关老师的课程,然后把真题过几遍就行。
(最后梳理的一些大作文和模版)
(完形填空的一些技巧)
多提一嘴,我考研前一天晚上硬生生眼睛睁到了五点,确实是紧张,我睡了一个小时就爬起来。早上六点还是夜色擦黑,我记得当时是第一个到图书馆的,我还是照旧翻开了政治大题,抓紧时间回顾了几遍。起初我很担心能否撑住今天的考试,但是千万别担心,身体这个东西真的很玄妙,它能够支撑着你头脑清晰地去面对两场三个小时的考试。所以失眠真的无所谓,但我不建议睡不着的时候还拿起书去背,就躺在那把脑海里的东西慢慢的过一遍,静静地等待一切到来就可以。
事实上,无论你准备了多少遍,真正面对考卷的时候,你还是会有背不出来的知识点,还是那两个字,心态,呼吸几个间歇,稳住心神,慢慢地把自己沉浸进去,就能够在不知不觉地把几场考试完成。
四、每门课的心得
1.法综
因为法综底下囊括了很多门课程,所以这门课的要求更多的是知识多、广而不是深,所以不必花太多时间在钻研难题上,但是23年试卷给我的感受便是变得更为灵活,需要我们学会掌握知识点之间的迁移,所以我更多的时间花在建立框架和知识体系上。复习到后期,我能够把冲刺笔记上每一个点按照记忆展开,这也是我常常检验自己的方法。前期精讲笔记,后期冲刺笔记,辅以真题。我的建议是最好能够去暑期线下班,听老师好好梳理一遍整体的思路,对于自己而言将会是很大的提升。背诵的时候可以不用按照科目之间的正常顺序,比方说背了两个小时刑法,感觉背不下去了,这个时候就换到稍微轻松一点的法律史,这样也算是给自己适当地换换脑子。
2.国际法
国际法知识很多,很杂,而且案例题的存在也要求考生需要学会运用手头的知识去实际运用。所以我有时候不想学的时候也会看看论文、专业书(但我不建议花太多时间),我在这里推荐一本蒋圣力老师的《联合国维持和平安全行动问题研究》,这本书解答了我很多关于国公的问题,其中的举例也能让我将知识进行实际运用,这个能力我认为也是必要的。
然后就是知识体系也很重要,我上述的两个关键方法在后期查漏补缺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为了防止自己遗忘,我每天都一定会抽时间自己给自己模拟几次。自己模拟之余,我也会将历年真题吃透,久而久之,重难点对于我而言也成为了普通的知识点。
大家一定要在国际经济法上多花心思,在国际投资法、知识产权、WTO、ICSID等等难背的点花再多时间也要把他们啃下来,把国际私法的会涉及到的法条全都背诵下来。
3.政治
政治不宜太早开始冲刺,但应当在最后两月认认真真地准备。抓住闲暇时间多翻翻背诵手册,将各个老师的模拟卷有选择性地吃透,并且回到知识点上。前期做做肖1000题,听听徐涛强化班,根据刷过的题去回忆知识点。肖4肖8还没下来的时候,可以多听听带背音频,把平常刷视频的时间节省下来,耳机里放着音频来磨耳朵。
模拟卷下来后,就跟着苏一的背诵思路在最后两周把肖4的所有大题背的大差不差就行。建议是这个阶段不要给自己留太多其他科目的背诵任务,全力冲刺肖4大题即可。到12月份,可以看看腿姐整理的有关于时政的总结。除了肖4以外的资料,全都不必背诵,只需看上几遍即可。
4.英语
英语说太多还是得回归到单词上,无论你有多少方法抑或是技巧,碰到单词问题上还是会打回原形,所以单词一定要从开始背到最后。单词熟练之后,便是解决长难句的问题,上文也有提到过,我看田静的《句句真研》和偶尔读读外刊,培养出阅读长难句的感觉之后我便逐渐开始接触真题,真题一本《黄皮书》足够,吃透解析,辅以唐迟的阅读课,一句“逻辑引领文章”令我醍醐灌顶,仿佛打开了做英语试题的新世界。至于作文,看看石雷鹏的作文即可,千万不要堆到最后几个星期才开始。考前一周,可以看看周思成的作文押题,算是给自己打上一针强心剂。
五、其他想说的一些话
考研千万不要放弃,一定不要放弃,既然开始就认认真真地走到最后。回望过去,各种苦楚现在回想起也已只剩模糊的印象,但是眼泪与痛苦无疑是这条道路上必经的。这条路好像很短,但又很长,但我从未想过放弃,我跌跌撞撞一点点到了最后。我感谢考研带给我的心灵上的淬炼与重生,相信所有经历过的痛苦都会化作最后的鲜花与笑容,我始终相信天道酬勤。
最后用一句话结尾,是我很喜欢的一首歌的歌词,也在考研期间陪伴我很久,“路荒遗叹,饱览足迹没人懂。自嘲墨尽,千情万怨英杰愁。当泪干血盈眶涌融资炒股期限,白雪纷飞,都成空。”
发布于:黑龙江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