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是家家户户都知晓的节日之一,每到大年三十,中国人民就忙碌了起来,过年成了一种传统,关于过年起源说法很多安全的网络配资,其中一种就是祭祀,古人会择日祭祀,以谢天地神灵,祖先恩德。
根据《盘古王表》与《三命通会》记载:“天皇氏始制干支之名,以定岁之所在”。古人根据天地运行规律来确定四季循环的起点与终点,“年”成为一年四季的时间总称,年,在中华五千年的文化当中循环往复。
不过在历史当中那个年,也就是农历的春节,古人称为“元旦”,我们现在过的春节是在辛亥革命之后,1912年中华民国北洋政府时期采用公历,“民国”纪年,来将1月1日定位正月初一,也就是岁首。
展开剩余69%但在几千年发展当中,中华文化也是影响了许多周边小国,越南就是其中之一,从秦始皇一统六国之后,越南北部就归属象郡管理,五代十国时,吴权在“白藤江之战”击败了南汉,建立了吴朝,越南正式成为藩属国。
1803年,越南阮氏在法国的支持下灭掉了西山朝,建立阮朝,作为藩属国的越南就请求嘉庆皇帝下赐国号“南越”,阮氏不顾清廷的面子,随意灭掉一国,这让嘉庆帝十分愤怒,于是改国号为“越南”。
虽说越南在殖民时期被法国蚕食,汉字也遭到字母化,但是几千年的影响是难以改变的,正式废汉是胡志明带领越南独立之后,不过哪怕是字母化,也难以改变几千年的文化影响,我们都知道,在过春节时,家家户户都需要张贴对联,以此来表达对新的一年的向往。
越南的对联同样是使用“花式”字母,但是不管怎么变,有一个字始终都无法改变,这个字就是“福”字。
福字对于中国人来说意义颇深,而到春节时,福字又是最多的,中国人最喜欢将“福”字贴在大门扇板上,以此来“迎福”“接福”,福字具有传统意义,甲骨文当中的“福”字是双手捧酒。
福字还有四个传统意义,左“衣”旁意为有衣穿,“一”为有房住,“口”为有得吃,“田”有田地,有了“福”就可以安居乐业。根据东汉刘熙《释名》中说,福字跟姜子牙的妻子有关。
姜子牙封神时,将她的妻子封为“穷”神,并且禁止她到别家去,人们为了躲避“穷”神就开始张贴“福”字,关于福,还有倒着一说,不过到福是开始于清朝,相传有一年春节,恭亲王府的大管家目不识丁,将福字给贴倒了。
王爷十分生气,要“赏赐”他鞭罚,大管家就说:恭亲王寿高厚福,如今福已到(倒)了,此乃吉兆。于是就有了福“倒”万家的一说,至于越南也是难以改写“福”字,福字不仅仅对中国人,对他们来说也是具有“福气”的意义。
虽然提出了废汉,但是越南无时无刻不再受中国文化影响,“文化独立”虽然对于一国来讲是必不可少的安全的网络配资,越南废汉只是顺应时代。
发布于:天津市